+发表新主题
查看: 1627|回复: 0

诏安书画:寻找下一个“风口”

[复制链接]

诏安书画:寻找下一个“风口”

[复制链接]
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7-3-16 21:53:49 浏览:  1627 回复:  1 [显示全部楼层]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1、一场画展背后的碰撞

春节前,一场以“融·HUI”为主题的画展在诏安沈耀初美术馆开幕。画展期间,有一张花絮照在诏安人的朋友圈流传。画面中,一个观展老人伫立在一幅现代油画前,一脸茫然。

观展人有点茫然.png


这幅油画来自80后画家林宝春的《慧鸟集》。作者如此解读其作品:“画面素材取自童年记忆,加以想象重新构造了一个超现实的情境,表达一种百无聊赖和荒诞。”面对这样的“画风突变”,看惯了传统水墨画的诏安老人,显得不适。

而这正是这次画展的初衷。“希望能把现代绘画与诏安传统书画相结合,让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碰撞。”1989年出生的诏安人沈元勇是策展人之一。他从小就接触诏安传统书画。两年前,沈元勇从厦门一家互联网公司辞职,加入了无界艺术创业团队。他们的创业初衷是挖掘本土艺术资源,搭建一个艺术品大众消费平台。

微信截图_20170316220220.png


书画艺术根基深厚的家乡诏安,成为他们艺术创新的第一站。作为试水,这次画展邀请了9名省内外新锐画家,油画与新水墨,成为本次画展的主角。

38岁的本土画家沈永尊共有5幅作品参展。沈永尊从小学习诏安传统书画,而后赴京沪等地进修,开始尝试个性化创作。

“整个画面以黑白灰为主,将西方画作中光影艺术以及惯用的焦点透视手法,混搭到本土山水风光创作中。”《玉虚圣境绝纤尘》是沈永尊的代表作,画作呈现了平和县灵通山风光,表达清净无尘的意境。这与诏安画派长期以来形成的兼工带写、冷逸淡雅、雅俗共赏的群体特征相去甚远。“2005年第一次在诏安办展时,超过99%的看客都表示不能接受。”多年来,沈永尊的作品墙内开花墙外香,在本土被归为小众的一类。

像沈永尊这样的个性画家,不在少数。他们发端于诏安百年书画土壤,而后成长为不同的形态,共同构成了诏安书画界的新生力量。“以往,诏安书画师承以师傅带徒弟为主,相对封闭。而今,年轻画家大多是旅外求学的学院派,广泛受到外来影响。”谈及新生代,58岁的诏安县书画院院长吴燕明持包容态度。

在“融·HUI”画展上实现碰撞的,不仅仅是创作风格。沈元勇团队为这次画展植入了二维码语音解说、视频直播等新元素。扫描画作所附的二维码,便可以了解作者、作品信息,并实现了语音同步解说。

2、重新打量“书画艺术之乡”

自“以书画入凤阁”的唐人钟绍京被贬任怀恩县尉开始,诏安书画风气便得以开启。明清时期,闽南海运的繁荣促进各地文化在这里交融际会。至清末,独具风格的“诏安画派”正式形成。

沈耀初作品.png

数百年的历史沿革,在诏安沉淀了深厚的书画底蕴。在当地,流传着“家中无字画,必是俗人家”的说法。正是这样的文化基因,奠定了诏安书画产业的市场基础。1993年,诏安获文化部命名“书画艺术之乡”,此后开始了产业化探索。当地文管部门的数据显示,当前,诏安全县书画从业人员近万人,拥有画廊近300家、裱褙店100多家,经营文房四宝店铺超过100家、书画培训班50多家,年产值超过千万元。

然而,在业内人士看来,诏安书画距离真正的产业化,尚有距离。几年前,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毅玲,曾就当地书画产业做了一次调查。她发现,粗放与初级,是其主要形态。

“诏安的书画交易主要依托画廊销售及活动展卖两种方式。数量众多的画廊多数依靠自家或租用门面经营。”沈毅玲表示,“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,诏安画廊经营普遍停留在初级阶段,除了传统寄卖和收画,在挖掘年轻人才、产品开发、开拓新市场等方面作为有限。”

当地画廊经营者面临着更大的风险。有着近十年画廊经营经验的诏安人吴培森说,随着近两年艺术品市场陷入低迷,不少诏安画廊经营者难以为继。最近两年,部分画廊长期处于关门状态。

沈陈巍是无界艺术创业团队的合伙人。他感到遗憾的是,由于产业化水平低下,大量有创作才能的本土新锐创作者在市场中存在感不足,“由于缺乏足够的平台与渠道,他们的作品往往难以推出市场,个性的创作理念也缺少了被认可的机会”。

3、呼唤年轻力量担当

改造传统书画产业,崛起中的年轻一代,正成为主力。让年轻画家获得更多市场认可,是无界艺术团队的目标。为此,他们开发出了一款同名APP,为年轻画家提供作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,通过垂直社交带动画作交易。

以无界艺术APP为平台,他们还将变身艺术经纪人。“我们计划挖掘诏安本土有潜力的年轻画家,与他们展开深入合作,联合开发新的产品。”沈元勇说,“这些原创产品将进行IP延伸开发,未来我们的产品形态不止于画作,还将以此为基础开发生活用品、日常摆件等延伸产品,并计划提供家装、民宿、酒店等定制化服务。目前,我们已经签约超过2000套原创作品。”

1984年出生的吴培森则专注于艺术品网拍市场。两年前,他开始转型,尝试通过微信群开展画作网拍。最初这个新的产销模式遭遇了老一辈画家的质疑,但目前他的网拍事业已初具规模。每周,他的微信群至少都有20幅画作拍出。

沈毅玲则认为,国内书画产业标杆——上海油画村和大芬油画村的模式可资借鉴。前者以公司化运作模式,对精心选拔出来的画家进行定位包装,推介给画廊,并策划展览,开展宣传推介;后者则旨在挖掘散落于民间的“临摹高手”们,以生产线的形式批量生产艺术品,让非大师也能销售自己的画作。

事实上,改造诏安传统书画产业,当地政府也在探索新的路径。2月13日举行的全县工作会议便提出计划开展“书画产业提升三年行动”。按照规划,当地将设“翰墨薪传”基金,开设书画特长班,打造梅洲农民画家村和一批写生创作基地,并尝试推进“书画+旅游”发展模式,将书画元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。目前,位于诏安县城中心的闽粤画家村已开始招商。未来,这里将引入创作工作室、艺术交流、名家书画展示、艺术商务洽谈等多元业态。

(来源:福建日报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吴楠 洪雅君 文/图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管理员

149

回帖

0

听众

0

收听

管理员

积分
809
猜你喜欢

   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诏安集合网 ( 闽ICP备11004286号 )

    GMT+8, 2024-12-25 14:41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    用微信扫一扫

    诏安集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