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诏安集合网 集合诏安人 www.zajihe.com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文章来源:广州日报 记者 肖桂来 文/图 文章整理:诏安集合网 CC一梦
游昌圣的妹妹游姗姗躺在病床上,她现在南方医院住院。” 记者了解到,这位少年游昌圣目前在广东省揭阳市磐东中学读书,读初二,妹妹在揭阳市浦东小学读书,六年级。游昌圣表示,今年3月4日,妹妹游姗姗脚下突然出血并晕倒,被马上送到揭阳市南城区人民医院抽血接受治疗。 14岁的游昌圣在街边主动求工作,他手里拿着三兄妹的合照。 游昌圣的妹妹游姗姗躺在病床上,她现在南方医院住院。 ■已与12岁妹妹配型成功 但缺20多万治疗费 ■医生称治愈率高 不要错过骨髓移植黄金期 “12岁的妹妹得了白血病,医生说我的骨髓可以放到妹妹身上。但是家里缺20多万元手术费啊!为了活泼可爱的妹妹, 14岁的我决定来妹妹住院的广州南方医院附近打暑期工,好心人可以安排我一份暑假工吗?” 昨日,在广州南方医院对面的广场上,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向路过行人派发这样一封《求职信》。据了解,少年的妹妹患白血病,已和少年骨髓配型成功。但手术费无着落让一家人愁眉不展,少年摆摊“求职”实为“求助”。 昨日上午,烈日当空,酷暑难熬。在南方医院对面的嘉裕阳光广场,有位高瘦的少年正在给来来往往的路人派发《求职信》广告单,旁边放着三块《求职信》纸牌,说想找一份暑假工。这份特殊的《求职信》引来了路人的纷纷围观,点赞这位少年很懂事。 哥哥心声:我有责任帮助妹妹 记者在现场看到,这名少年摆放的纸板上也写着一封求职信,“12岁的妹妹得了白血病,医生说我的骨髓可以放到妹妹身上,但是家里缺少20多万元手术费啊!为了活泼可爱的妹妹, 14岁的我决定来妹妹住院的广州南方医院附近打暑假工。”少年游昌圣表示,希望能在医院周围的档口和酒店打些零工。 对于求职的想法,游昌圣说,“作为三兄妹的老大,我有责任帮助我妹妹,现在,想趁暑假来我妹妹住院的南方医科大学附近找一份暑假工,虽然我只有14岁,但我很坚强很自觉,一定能做好工作!”少年游昌圣还拿出了这个学期的“三好学生”奖状给记者看。 在少年身旁站着一位女士,她表示自己是少年的母亲李细花,眼前这位少年名叫游昌圣。交流中,她向记者道出了苦衷,“小女儿要做骨髓移植手术,但是钱没有筹够。看着一家人愁眉苦脸,14岁的儿子就提议找份工作赚钱。” 记者了解到,这位少年游昌圣目前在广东省揭阳市磐东中学读书,读初二,妹妹在揭阳市浦东小学读书,六年级。少年自称是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埔坪村人,14周岁,爸爸叫游章典,41岁,妈妈叫李细花,40岁。在小时候,就随着爸妈打工来到广东省生活、读书。 游昌圣表示,今年3月4日,妹妹游姗姗脚下突然出血并晕倒,被马上送到揭阳市南城区人民医院抽血接受治疗。今年3月中旬,珊珊在广州市南方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(再生障碍性贫血)。医生建议尽快进行骨髓移植。一个月前,珊珊和哥哥游昌圣的骨髓配型完全吻合,这让一家人为之振奋。 雪上加霜:爸爸做生意亏6万 还没来得及为完全吻合的骨髓配型结果高兴,20多万元的巨额手术费用又让这个家庭跌入困境。“我们都是打工家庭,三个孩子在读书。养孩子本来就困难,那有钱来看病。”李细花眼角含着泪水,但她又舍不得听话的乖女儿。 去年6月,珊珊爸爸到揭阳做摊贩,不料生意失败几万元成本也没了,因此,家里一贫如洗。目前为止,用于为珊珊治病和输血的费用已近7万元,而这些钱都是借来的。 “医生说我妹妹珊珊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,术后出现排斥现象会比年龄稍大的低,痊愈的几率是非常高的。”游姗姗的主治医生吴学东告诉记者,“如果错过这次骨髓移植的黄金时期,即使以后冒着高风险成功移植,排斥反应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强烈,甚至会有生命危险。”昨日,记者从游珊珊父母处了解到,目前游姗姗的血小板非常低。“孩子现在很危险,希望社会能伸出援助之手。”李细花表示。 议论纷纷 懂事少年 or噱头式求助 昨日17时,记者致电少年母亲李细花,她表示,儿子在广场摆摊求职的几个小时,并没获得路人给出的工作机会。“大家看着孩子年龄太小,上前询问关心的很多,但是没人给工作机会。”李细花表示,无论如何,路人的关心还是让一家人感到暖心。 昨日上午,记者在少年求职现场蹲守近半小时,对于这位少年的求职举动,围观者众,不同市民也持有不同看法。 看到少年为救妹妹,路边摆摊求职,有市民称赞说这个孩子真懂事。“穷人家孩子早当家,孩子有勇气、有担当。好样的!”市民刘女士表示。 在围观人群中,也有市民对此提出异议,“孩子太小,还没有满18周岁,正规单位是不可能用童工的。”市民王先生表示,这个家庭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救助机制,比如找公益机构捐款、寻求媒体呼吁等等,但14岁少年街头求职的方式不太妥善。 不过也有市民持中立看法,认为是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,面临重大疾病等问题,弱势人群“无计可施”,才有制作噱头的求助方式,以引起社会关注。“社会注意力是有限的,但是需要救助的人群又很多。不少人会采取博眼球的求助方式,以吸引社会注意力,从而获得救助。”市民廖先生认为,在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,也是弱势群体的无奈之举。
|